感謝朋友的食材提供,心血來潮寫一下紅魽的簡易食譜,一支釣的紅魽,從魚頭吃到魚尾,連內臟骨頭都有用途,千萬別浪費.

先了解一下這種魚,詳見以下參考文章,原版照片不能用,用一下我的充數XD

漁鄉美食    台灣客最愛的生魚片-- 紅魽 (p. 13)
    ●洪建德(巿立陽明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)

台灣人相信明牌,任何事情總是盲目地一窩蜂
跟進,這種無資訊情況充分反應在購物行為上
,無論是股票或是吃生魚片。生魚片中的紅魽
肚是台灣人最愛的日本料理之一;有些外行人
充當內行人,總是要來個紅魽肚以示自己的博
學多問。

無奈台灣吃的紅魽肚不全是真正的紅魽,有些是青魽(buri)或養殖青魽(hamachi,青魽的兩年魚)。不過青魽較柔,紅魽較脆,青魽濃粧,紅魽有如小姑獨處的香味,不若青魽那麼腥。

紅魽學名Seriola purpurascens ,屬於魚參科魚類,分布於台灣、日本東北地方以南。體長可達1.5公尺,體形與青魽相類似,但較肥短,體色略帶褐色。產卵期在3-7月,稚魚、幼魚常附著於流藻。

紅魽是非常美味的高級魚,不過有些日本的老饕認為它的味道比青魽稍微遜色。其實在萃取物成分的遊離氨基酸中,兩者之間的含量呈現顯著差距的只有組氨酸(紅魽286毫克,青魽1160毫克),而麩氨酸、甘氨酸、離氨酸也有若干的差別,然而這是否造成了味道之差的原因,仍有檢討之餘地。紅魽味道最鮮美的季節在秋天,其中以2-3公斤左右的中型魚最為美味。尤其在台灣盛秋之後,由於海域溫度下降,魚體充滿了脂肪,生魚片一入口,沒有魚參科魚的那種無味的脆身,而是現出圓實、美味留香的高級魚感,怪不得台灣客喜好紅魽腹。

每100公克的紅魽含有熱量165卡、水分69.4公克、蛋白質21公克、脂肪8.1公克、醣0.1公克、礦物質1.4公克、鈣15毫克、磷270毫克、鐵0.6毫克、鈉65毫克、鉀490毫克、維生素A醇9微克、維生素A的效價30國際單位、維生素B1 0.15毫克、維生素B2 0.16毫克、菸鹼酸8毫克等。


紅魽以生魚片沾芥末醬油之法食用,味道最為甘醇,如果油脂太多時,可加些蘿蔔泥以消減其油膩感。它亦適於煮、烤;鹽烤紅魽的烹調方法簡單介紹如下:紅魽4塊(400公克),將1小匙的鹽平均地撒於兩面,串在金屬籤上,接著以強火,但需離火苗遠一點燒烤,以8-10分鐘能漂亮地烤熟之火喉最佳。然後將120公克的蘿蔔磨成泥狀,去掉一些水分,與烤好的紅魽一起排放於盤中,再依各人的喜好酌量加些醬於蘿蔔泥上。

如此,雖然方法簡便,但卻營養可口的鹽烤紅魽就可成為您今晚餐桌上的一道佳餚了。

OK,那麼現在就來介紹一下紅魽的簡易食譜,首先一般家庭較好處理的紅魽大約在2-5斤之間,超過的尺寸通常家用的刀子就很難把魚切的漂亮了.(一個人殺魚,沒空拍照,有機會再補吧)

首先去鱗,魚體先潑上一點水,再用較鈍的刀子刮除魚鱗,紅魽的鱗片很細,潑水後刀尖角度稍微朝向魚頭會比較容易刮除,接著用魚刀開腹,從身體底部小胸鰭之間開始朝腹部與排泄孔直線切開,刀尖不要進的太深,以免內臟切壞.

切開後再切斷胃袋和喉嚨的連結,就可以順利取出整付內臟(肝,腸,肚),將肝和腸肚分開,腸肚用多一點的鹽巴先醃起來放著,肝用小碗裝著.腸胃等醃好之後,剪開分裝,這是釣蝦用的超超超超超級必殺餌,千萬別丟掉.

接著取魚刀切下頭部,兩側胸鰭可以當對準線,刀鋒對準魚頭後方和兩側胸鰭後方斜向切下,待會才能順利取魚肉部分,頭部從嘴巴垂直將頭對半切,再切成小塊,胸鰭到魚頭那塊三角形另外切下,就是大家常在說的魚下巴囉

處理完魚頭,開始切魚身,從肩線背鰭進刀,朝中骨方向切入,刀尖頂著中骨慢慢拉刀到尾巴,刀身記得貼著魚骨,魚肉才不會浪費,

接著再從尾巴,刀尖推進中骨後慢慢從尾巴往魚肚方向拉,一樣要貼著魚骨,盡量將魚肉整片切離骨頭,

上下邊都從魚骨分離後,第三刀從尾巴,直接沿著中骨分離體側的細骨,取下整個半片魚身肉

以上做法重複把兩邊的魚肉都取下,就成為左半邊,右半邊,還有中間的魚骨,中間的魚骨分段切熬清湯正好,加上一點殘餘的肉,可以吃到魚骨的清香,魚下巴那張照片旁邊那些就是囉

那麼兩片魚肉怎麼處理呢,整片的魚肉將魚皮朝下,從尾巴那方進刀,刀面盡量和沾板平行,慢慢將魚肉和魚骨分開,一定要用夠長的刀子將皮一次取下,才不會切壞了魚肉影響口感,去皮後,魚皮再切小塊用小碗裝著,魚皮也是美味,

接下來取腹骨以及側骨,刀口沿著腹骨慢慢將骨頭取下,小心別把腹肉切開就吃不到整片的腹肉了喔,接著上下半邊的魚肉中間有側骨,也是一樣下兩刀將上下半邊的肉分開,中間的側骨和腹骨就跟剛剛的魚皮放在一起吧.

 

以上說明要是不懂就先參考以下圖片

 

切好的魚肉用保鮮膜包好隔離空氣,兩片腹肉加兩片背肉,可以吃生魚片或是炒魚片,魚片飯或是魚片火鍋,讚啦~

呼呼...魚都處理完畢,接下來是食譜部分

 

頭兩道,魚頭味增湯+腹肉生魚片,呼呼 滿足的幸福感~真是妖獸好吃的耶

魚頭先用熱水燙過,去血水後重燒一鍋水,水滾放豆腐丁和魚頭肉,等再滾後,放入味增調整鹹淡,起鍋前下把蔥花就行拉

至於腹肉生魚片,吃之前一定要先凍一下讓魚肉較為緊縮,半解凍後沿著肌肉紋理,斜切約3-4mm的魚片就可以,沾點芥末和醬油.....喔~~~我快要暈倒了....爆好吃!

再來介紹一下,腹骨,魚皮和側骨的蔥爆魚雜

魚雜醃米酒魚露薑末十分鐘,

中火爆蒜末辣椒, 魚下鍋炒1分半鐘魚肉變色後下蔥段關火悶一下~~嗯嗯~~下飯下飯

魽骨蛤犡清湯

水滾放魚肉,再滾放蛤犡,嫩薑絲,再下點米酒,鹽巴,起鍋前蔥花一把,清爽~

 

紅魽蛤仔冬粉,算是樓上那道的變化技,超好吃的一道,冬粉吸滿湯汁~~喔喔喔~~~要命呀


 

最後,紅魽魚肉部分,也可做成

鹽烤:米酒鹽巴薑絲醃10分,烤箱烤10-12分鐘

清蒸:米酒,魚露,薑絲,樹子,蒸10分鐘起鍋前下蔥絲悶個15秒~~~~~甘醇美味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hi01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